原创 北京东城谋划打造“科创金三角” 推动一批标杆澳门2023精准资料全年免费科技项目落地
中新网北京1月8日电 (记者 陈杭)今年,北京东城将聚焦安外、东外、永外“金角银边”区域,积极推动“科技回归都市”,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打造“科创金三角”,推动一批标杆科技项目落地。
这是记者8日从北京市东城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坚持创新驱动,深化提升区域生产力”主题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的。
产业组团辨识度持续提升
北京市东城区发展改革委主任杨峰表示,东城区创新提出8个产业组团。2024年,该区成立“紫金人才服务专员”队伍,提升服务水平,推动80项组团建设任务、18个重点项目落地。近60万平方米的东直门交通枢纽竣工验收,东城数字科技大厦实现封顶,金隅环贸科技企业孵化器全面招商。设立科创投资基金,与市级产业基金共同投资引入千寻位置公司。航星园产业组团引入国能数智,信达中心组团引入中投、农银理财、南洋商业银行。东北二环组团引入汇川技术北方总部、中交养护集团等总部型业态。产业组团的集聚度和贡献度显著提升。
全市首推市场准入领域否定事项报备制度
杨峰表示,东城区作为全市率先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之一,年度168条改革任务落地见效,形成“税直达”集成服务等52个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案例,全市首推市场准入领域否定事项报备制度,率先发布区级免罚慎罚总体清单,扩大“一业一证”改革范围。深化数字政务建设,全市率先实现“扫码取号”功能,落地全市首批“一码办事”场景,全新“智慧服务”政务大厅实现24小时“不打烊”,首创“一键呼叫、全区响应”企业服务专区。
推动东直门国际创新港建设
杨峰表示,今年,东城区将持续提升产业发展能级。聚焦金隅环贸、航星园、东直门、歌华青龙等产业组团,充分挖掘组团资源,加速汇川技术等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入驻,启动京投航空服务楼改造和新闻出版大厦改造,推动东直门国际创新港建设,强化产业链招商,提高组团辨识度和贡献度。聚焦东北二环总部经济组团,深挖央企资源,开展族群招商,引导央企落地新项目、增加新贡献。
扩大重点产业空间影响力和招商成效
杨峰说,今年,东城区将持续激发产业空间活力。分类施策,推进空间资源高效利用。聚焦皇城景山、西总布、钟鼓楼周边等片区式腾退院落,打造更有底蕴、更具活力、更富特色的新空间。聚焦信达中心等大体量新建商务楼宇,打造“百亿元楼宇”。聚焦低效楼宇、老旧厂房等城市更新项目,推动改造升级,积极注入新业态。聚焦西革新里、宝华里等拟入市地块,推动顺利入市,为经济接续发展提供宝贵空间。
同时,产城融合赋能区域发展,加快信达中心商业、隆福寺二期等大体量商业设施开业。做好重点产业空间的监管、服务、推介。利用“紫金引凤”等系列推介活动及重要论坛,组织举办各类招商推介会,扩大重点产业空间影响力和招商成效。(完)
乌鲁木齐片区依托陆港空港联动发展区位优势,加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重点发展国际贸易、现代物流、先进制造业、纺织服装业及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创意、金融创新、会展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打造与中亚等周边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喀什片区依托国际贸易物流通道优势,做大做强外向型经济,重点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纺织服装制造、电子产品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推动进口资源落地加工,积极培育国际物流、跨境电商等现代服务业,打造联通中亚、南亚等市场的商品加工集散基地。霍尔果斯片区依托跨境合作及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等优势,重点发展跨境物流、跨境旅游、金融服务、展览展示等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特色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打造跨境经贸投资合作新样板。
“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6。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中国(新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丰富跨境电商、物流全程协同等地方特色应用。扩大自中亚等周边国家优质农产品、食品进口。率先推进边境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全覆盖。扩大周边国家特色中药材进口,对进口睡莲花、秋水仙、洋甘菊、石榴花、玫瑰花、牛舌草等新疆急需中药材批量开展风险评估,加快签订双边议定书。探索进口大麦加工为饲用芽苗的闭环监管模式。依托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合作中心),加强与周边国家农产品、食品风险信息互通、检测执法互助领域合作。推进中国—中亚区域检验检疫安全技术合作与交流,搭建中国—中亚法规标准信息交流平台。推动综合保税区与自贸试验区统筹发展。实施重要矿产品“口岸+卸货地”联合监管模式。探索在满足监管条件的基础上,打造国际邮件、国际快件、跨境电商集约化监管模式。对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实施分层查验、分类监管。做好进口资源性商品的采信试点工作,鼓励符合资质要求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参与,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