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足球职业联赛“管办分离”迈出实质一步澳门一肖一码100%准确1
本报记者 朱亚男 《工人日报》
近日,中国足球协会第十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足协主席宋凯在《2024年中国足球协会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表示,中国足协多措并举扭转行业风气,力争尽快重塑中国足球公信力。
《工人日报》记者在现场采访中了解到,过去一年来,中国足协通过跨部门协作重拳打击“假赌黑”并取得明显成效,联赛风气实现根本性好转。据介绍,2024年,中国足协对公安机关移交的60多名涉嫌“假赌黑”的从业人员进行了行业处罚。除此之外,足协还加大了对青少年赛事涉嫌年龄、户籍造假、运动员等级证书造假等问题的核查整治,让各年龄段赛事都能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与此同时,中国足球的各级国字号球队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例如男足国家队在2026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8强赛取得两连胜,国青、国少等球队战绩回升等。
此外,中国足协在2024-2025赛季职业联赛推出的裁判公开评议制度,也收获了积极成效。《报告》显示,截至上赛季联赛结束,相关部门共受理162起俱乐部对裁判判罚的申诉,先后召开27期裁委会评议组评议会议,有效地解决了“官哨”“黑哨”问题的出现,让联赛赛风赛纪问题实现好转。
在此次会议中,延宕已久的职业联赛“管办分离”改革成为足球界关注焦点。对此,宋凯透露职业联赛“管办分离”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职业足球联合会(以下简称中足联)组建方案已按程序报批。中国足协将努力按照时间节点,在今年1月底成立中足联。
中国足球尤其是职业联赛“管办分离”的呼声由来已久。
早在2004年10月,多家中超俱乐部投资人便提出联赛与中国足协“管办分离”的想法,希望成立一家名为“中国足球职业俱乐部联盟有限公司”的机构,来对职业联赛行使决策和管理权,由此实现“自己的联赛由自己管理”。不过,由于种种客观情况限制,这一想法并未得到重视和推行。
时间来到2010年,“管办分离”首次被明确为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改革方向;2012年,中国足协特别会员代表大会上表决通过了《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管办分离改革方案》(试行),中足联有了雏形;2015年,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第四条“改进完善足球竞赛体系和职业联赛体制”中,明确提出“建立具有独立社团法人资格的职业联赛理事会,负责组织和管理职业联赛”;2021年,“中足联筹备组”开始参与职业联赛工作,但很多有关职业联赛的决策和管理,还是由中国足协负责。职业联赛尤其是中超联赛的运营,由于涉及到商业利益、资源分配和人事安排等诸多难题,让中足联的诞生始终举步维艰。
随着中国足协新一届领导班子的确定,经过多次协商沟通,外界期待许久的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管理模式改革,终于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据宋凯透露,2025年,中国足协将按《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管办分离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厘清中国足协和中足联职责清单,将联赛组织、管理和运营职能全权授予中足联。
据记者了解,按照最新确定的“管办分离”方案,中国足球行政管理和职业足球联赛运营将彻底分开。中足联主要负责三级职业联赛(中超、中甲、中乙)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具体包括制定赛程、赛制和竞赛规则,组织比赛以及制定外援政策等工作,确保联赛顺利进行。与此同时,在联赛准入、财务公平政策以及监管等方面的工作,中国足协仍将负责或者参与。
随着中足联的成立,国内足球职业联赛将迎来一次历史性的管理权转变。如果没有意外,从去年10月开始担任中足联筹备组组长的原天津市体育局局长李克敏,将大概率成为中足联的首任负责人。中国足协与中足联在未来很可能以一种分工合作关系,携手推进中国足球的深化改革。
对此,有业内人士明确表示,只有拥有专业的运营团队和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才能够高效地将联赛推向市场,提升联赛的商业价值和影响力。“足协放手联赛管理之后,能够将更多精力聚焦于国家队建设、青训体系搭建以及社会足球推广等核心事务。”
此次会议中,宋凯以“重树信心,重回正轨,重新出发”总结了中国足协2024年的工作。面对已经到来的2025年,面对即将接踵而至的国青亚洲杯、国足世预赛、新赛季职业联赛等新挑战,中国足球的未来之路注定不会轻松。
满意蔡英文“执政”表现的43.9%、不满意蔡英文执政表现的有50.0%,未明确回答的有6.1%,可见受访民众本月对蔡英文“执政”表现倾向不满意,但态度仍呈分歧。
在经贸领域良性互动的同时,阿尔巴尼斯即将开启其任内首次访华之旅。据澳总理办公室透露,此访期间,两国领导人将就经济、气候变化和人文交流等一系列领域的合作进行讨论。阿尔巴尼斯表示,此次访华是确保稳定和富有成效的双边关系的重要一步,他对此非常期待。
9。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服装等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纺织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棉纺织业,打造国家优质棉纱生产基地,提高纺织服装产业促进就业能力。利用现有对二甲苯(PX)产能,打造炼化纺产业链条。支持自贸试验区内纺织服装和电子产品组装、鞋帽皮具、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提升林果、葡萄酒、乳制品等特色产品加工业标准化、规模化水平,打造特色优势品牌。支持新疆承接东部地区出口导向型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链转移,通过整合中亚国家初级产品、欧洲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部件制造能力,打造亚欧大陆产业链合作的重要节点,形成具有新疆特色的产业体系,提高就业吸纳能力。依托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加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力度,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