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宜居、宜业、宜游的“宁波故事”今晚特马图
中新网宁波1月7日电 (钱晨菲)7日,浙江宁波两会召开期间,6位宁波市政协委员亮相“委员通道”,共同讲述宜居、宜业、宜游的“宁波故事”。
宜居
2024年,宁波再次入选最具幸福感城市,良好的居住环境是民众幸福感的来源之一。
作为工程设计企业代表,华甬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高新分院院长刘优君认为,宁波的宜居,体现在三个“之美”上——湖泊之美、大山之美、江海之美。
“在湖泊之美方面,我们参与月湖景区的建设,通过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融合自然生态、城市功能需求,助力打造开放式绿地公园。在大山之美方面,我们参与海曙区龙观乡生物多样性友好景区建设,调研了解到四明山系拥有三千多种植物的基因宝库。在江海之美方面,我们完成梅山湾28公里绿道的品质提升设计,下一步还将参与三江六岸的滨水绿地建设。”刘优君说。
她表示,未来还将通过设计打造更多的公园绿地和城市景观,让民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宜居,还体现在一件件民生实事上。“家门口青少年宫”正是2024年宁波市民生实事项目之一。
宁波市青少年宫副主任沈艳介绍,“当前,农村、城乡接合部的校外教育资源特别少,小朋友很难就近享受到优质培训和活动。为此,我们把‘家门口青少年宫’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孩子的笑容是最直接的反馈。2024年底,“家门口青少年宫”开设的舞蹈课程将一批外来务工子女送上了青少年宫的艺术大舞台,一位孩子激动地说:“这是我第一次在这么漂亮的舞台上跳舞。”
宜业
民营经济是宁波的一张金名片。商会组织如何发挥搭“桥”铺“路”、内引外联作用,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宁波第一家成立的异地商会——宁波市温州商会会长陈昌海以亲身经历举例,2019年、2024年,两次大型活动“世界温商·走进宁波”“世界温商·宁波大会”,邀请了数十个国家的华人联合会主席、浙江商会会长、温州商会会长和杰出的温商代表近千人走进宁波,投资宁波,宣传宁波,让宁波这座城市更好地走向了世界。
因宁波而来的,不仅是商界人士,还有科研人才。“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从美国硅谷回到宁波?因为我觉得宁波是一座吸引人才的城市。”走上“委员通道”,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实验室主任叶继春掷地有声。
2010年,他在硅谷遇到了时任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长崔平,了解到宁波已经有了国家级的科研平台——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开始萌生回国念头。2012年7月,他辞职并买了4张单程机票,举家回国,加入该所。
“回到宁波的这12年,是宁波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和高端人才快速聚集的12年。”叶继春说,他相信未来宁波一定能集聚更多的优秀人才,也一定会有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
叶继春的故事,反映着宁波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不仅是高精尖领域,在宁波市政协委员、宁波田园牧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韩东道看来,田间地头同样大有可为。
“多年来,我们把红美人种成‘共富果’。在此过程当中,我们最主要的是做好标准化技术培训、品牌化销售、小农户变专家这三件事。从当初的28户农户到现在的300多户农户,在共同富裕的路上,我们希望以红美人为中心组成同心圆,让这个圆越变越大,带领更多橘农致富。”韩东道说。
宜游
当下,博物馆很“热”,文物也需要“活起来”“热起来”。
此方面,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馆长严辉深有感受,她说,“做博物馆文创产品,我们注重融入传统文化、本土文化和地方特色。”
其以海防馆为例介绍道,海防馆结合馆藏古莲藕化石、唐代越窑刻划莲花沙锣、北宋越窑青瓷莲粉盒三件文物,提炼了宁波人民喜爱的寓意纯洁吉祥的莲花文化,开发了“一莲万年”莲盒香薰。
据了解,这朵来自万年前的青莲,不仅获得国家专利,而且得到各个平台和专业机构的关注,除了络绎不绝的订单,还入选“中国礼物”、获“浙派好礼”大赛金奖。
除了文创产品,宁波许多场馆还通过现象级展览引爆热点,例如近期宁波博物院策展的“东方的起点——宁波与西安”更是实现了“现象级”大展的“现象级”传播。(完)
在精心组织实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各项任务的同时,瞄准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的目标,2024年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各项研制建设工作也将加紧推进。目前,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登月服等主要飞行产品全面进入初样研制阶段,文昌发射场配套登月任务的各项测试发射设施设备也将全面启动建设,各系统相关研制建设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
记者2月29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今年将统筹推进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和载人月球探测两大任务,向着建设航天强国的奋斗目标迈出坚实步伐。目前,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各项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各项研制建设进展顺利。
吴江浩:中日邦交正常化半个世纪以来,两国经贸合作从量到质都有了飞跃发展,双边贸易额连续多年超过3000亿美元,日企累计对华投资超过1300亿美元,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同时也要看到,中日经贸额和投资增速去年双双下滑,需要高度重视,及早加以扭转。对于今后中日经济领域对话合作,我想提三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