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24年中国成功抗御大江大河26次馬會傅真编号洪水
中新社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 陈溯)13日至14日,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2024年,中国成功抗御大江大河26次编号洪水,最大限度减轻了灾害损失。
会议指出,2024年,中国成功抗御大江大河26次编号洪水,有效抵御1321条河流超警以上洪水、67条河流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有效应对西南、华北、黄淮、西北等地严重旱情,最大程度保障了民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轻了灾害损失,为中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贡献了水利力量。
2024年,中国水利建设投资创历史新高。全年新开工国家水网重大工程41项,实施水利工程项目46967个,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35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8%,论证70年之久的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开工建设,一批重大工程加快建设,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加快完善,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深入推进。
会议提出,要深刻认识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带来的严峻挑战,对极端天气形势保持高度警惕,对现有水灾害防御能力保持清醒认识,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快推进防洪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牢牢把握应对极端天气挑战的主动权。
针对2025年水利工作,会议要求,要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构建国家水网工程体系,完善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完善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体系,健全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完善水治理体制机制法治体系。同时,要做好岁末年初各项水利工作,确保有力有序、安全稳定。(完)
中国经济的底气来自于多个方面。一是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有超大规模市场,中国人口达14亿,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未来十几年将达到8亿人,消费需求广阔且增长潜力巨大。三是有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对中国经济保持强劲内生动力发挥重要作用。四是有大量高素质劳动力。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向“人才红利”提升,人才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数均居全球首位,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每年1000多万大学生走入社会,这些都是中国发展的独特优势。五是绿色转型卓有成效,中国过去10年以年均3%的能源消耗增速支持了6.6%的经济增长,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绿色经济”已不是赔钱经济,而已成为新的增长源。六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加至约40万家,独角兽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二,2023年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92.1万件。综合上述因素,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他强调,水火无情、人命关天,事故就发生在身边,隐患排查整治是为群众安全着想,是大事,也是急事,不能心存侥幸,不能拖延等待,不能走过场,不容再发生同样的事故。
除了符合条件的项目要纳入“白名单”外,各地也应及时将不合格项目移出“白名单”。住建部、金融监管总局将建立联合调度、及时通报机制,定期通报各省和城市的融资需求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