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文化新纪行)文物触手可及 中国丝绸博物馆新澳门精准资料期期精准让世界藏品“云上”邂逅
中新社杭州9月10日电 题:文物触手可及 中国丝绸博物馆让世界藏品“云上”邂逅
作者 曹丹
敦煌研究院收藏的《张骞出使西域图》、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馆藏的黄金袍、丹麦国家博物馆馆藏的维京时期陆路运输工具……
在中国丝绸博物馆打造的首个线上3D虚拟展——“霞庄云集:来自丝绸之路的珍品”中,观众只需轻点鼠标即可足不出户观展。
作为一张对外文化交流传播的“金名片”,中国丝绸博物馆聚焦丝绸和丝绸之路两条主线,不断探索跨界合作、互联网传播等创新举措。
2021年6月,该博物馆上线了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以下简称“SROM”),突破了线下办展的空间限制,构建了一个集“数字藏品”“数字展览”“数字知识”“云上策展”等功能于一体的“云上博物馆”。该项目入选了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
“‘SROM’音译为‘数融’,希望通过数字融合技术,让文物变得‘触手可及’。”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张成名介绍。
截至目前,SROM平台涵盖了2600余件来自18个国家、50余家海内外博物馆的数字藏品。藏品的材质涵盖丝绸、皮革、玉、金、陶瓷等。
与此同时,中国丝绸博物馆通过举办“丝绸之路云上策展大赛”,持续提升SROM平台传播力和影响力,让博物馆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在SROM平台的“数字藏品”中选择展品形成展示方案,完成场馆搭建、展具挑选、展台布置和展示环境渲染,最终形成三维虚拟展览……无论是历史爱好者、艺术创作者,还是专业策展人都可以报名参赛。
当前,SROM平台注册人数超8万人,吸引了海内外220余所高校推广参赛,共上线400多个展览,观众浏览总数超80万人次。
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来自世界各地的策展人、出自不同朝代的文物,在云端协作共创,用艺术和创意赋予历史新的生命。
去年10月,“丝路绮粲——中国丝绸艺术展”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办。在布展阶段,中匈双方策展团队通过SROM平台制作了一个3D虚拟展。最终,该展以中国丝绸从春秋战国到清代的技术和艺术为发展脉络,向匈牙利民众呈现了一场来自东方的丝绸艺术盛宴。
“3D虚拟展有望克服各博物馆之间藏品借用、运输、保存不便等难题,让博物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馆藏珍品,有更多机会走入寻常百姓家。”张成名说。(完)
值得一提的是,中美欧三大全球性力量最近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问题上作出了各自的努力。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宣布中方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安全、治理三方面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治理中国方案。30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一项关于人工智能的行政命令,被称为“有史以来政府为推进人工智能安全领域所采取的最重大行动”。此前,白宫首席科学顾问还称赞英国邀请中国参加人工智能峰会是“了不起的主意”。而欧盟酝酿数年之久的《人工智能法案》也进入了最后谈判阶段。
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调查与观测技术规范》(下称《技术规范》),自11月1日起施行。本标准规定了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调查与观测的指标、技术要求和方法。《技术规范》从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环境质量、自然条件与灾害和人为活动等5个方面,综合“天空地”各种观测技术手段的特点和优势,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调查与观测技术体系。
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可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药物,建议在发生流感病毒暴露后48小时内及时应用。